<button id="fgq7l"><acronym id="fgq7l"></acronym></button>

    <th id="fgq7l"></th>
      1. 深思網首頁 > 理論周刊 > 

        推進醫養結合 讓養老更有“醫”靠

        2022-07-28 14:45 來源:深圳特區報
        日前,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民政部、住建部、財政部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從發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推動機構深入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優化服務銜接、完善支持政策、多渠道引才育才、強化服務監管等6大方面提出了15條具體措施。

        漫畫:顏慶雄

        日前,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民政部、住建部、財政部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發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推動機構深入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優化服務銜接、完善支持政策、多渠道引才育才、強化服務監管等6大方面提出了15條具體措施。本期“思與辨”就該話題展開討論。

        ■主持人:趙鑫

        ■嘉賓:陳默(廣西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楊風(桂林醫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副教授)

        吳帥(醫生)

        醫養結合滿足老年人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的雙重需求

        主持人: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有哪些特點和優勢?

        陳默:首先體現為“以醫促養”,以良好的醫療服務促進傳統居家養老到現代社會養老的逐步轉型。目前,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已經形成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醫養協作等不同的合作模式,旨在通過優良的醫療服務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其次體現在整合醫療和養老資源以提供更好的便民服務,我國當前這兩方面的資源都較為緊缺,尤其是人力資源更難以滿足社會需求,醫養結合模式能夠在促進和提升現有養老服務的基礎上整合社會的醫療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再次,醫養結合能夠促進養老服務的專業化,使養老不再局限于親情撫慰和倫理報償,體現為一種專業化、技術化、智能化和社會化的生命關懷。

        楊風: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是順應時代發展而產生的,是我國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壓力和拓寬醫療服務邊界的重要手段。從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特點看,首先,它是將傳統養老模式與醫療服務相結合,參與主體更多元;其次,專業醫務人員的加入使養老服務變得更加技術化和專業化;第三,該模式所面對的群體主要是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的老年群體,因此,醫療與養老照護服務的融合,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又能使老年人享受到專業的醫療衛生服務。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醫療和養老的有機結合,以滿足老年人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的雙重需求。

        吳帥:首先,醫養結合更加強調家庭醫生的職能。給老年人配備有全科經驗的醫護團隊,能夠做好慢性病管理、疾病預防、疾病康復、養生保健等服務,給老年人的健康筑起“保護墻”。其次,該模式可以大幅降低醫療成本。對部分失能、半失能、失智的老年群體來說,是一個福音。這部分老年人長期需要臥床,把醫療服務植入養老機構之中,可以大大減少他們往返醫院就醫的麻煩,也能控制醫療費用,降低就醫成本。

        實現“醫”到“養”和“養”到“醫”的良好銜接

        主持人:《指導意見》提出,鼓勵醫療衛生機構依法依規在養老服務機構設立醫療服務站點,提供嵌入式醫療衛生服務,這能夠給百姓帶來哪些好處?

        楊風:嵌入式醫療衛生服務,即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為養老機構內的老年群體提供專業醫療服務,是醫與養的一種高度結合。這不僅能夠使老年人在養老院內便捷享受到醫療照護,而且對于需要住院治療的老人以及半失能、失能老人,還可以通過綠色通道短時間內完成轉診申請,順利實現“醫”到“養”和“養”到“醫”的良好銜接,真正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吳帥:嵌入式醫療衛生服務有以下內涵:1.養老機構本身不辦醫,由其他專業醫療機構提供定點醫療服務。2.養老和醫療資源緊密結合,強調醫療要服務于養老。3.強調公益性,而非營利性,鼓勵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的專業機構提供這種服務。

        好處顯而易見,養老機構畢竟不是專業的醫療機構,一旦辦醫,就涉及到專業化管理的難題,現在是醫療機構托管或者是定點辦醫,可以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為老人提供更加專業化的健康服務。

        陳默:嵌入式醫療衛生服務的具體做法是將醫療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對點聯接,其好處首先體現在能夠為各種不同類型的養老機構提供比較可靠的醫療服務資源,真正實現“以醫促養”。其次,嵌入式醫療服務可以提供更加靈活、個性化的醫療服務項目,居民可以根據自身的不同需求層次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服務內容。

        形成合理分工,打通醫養良性循環

        主持人:目前,我國醫養資源在分布和管理上較為分散,一些地方的養老服務機構與醫療機構各成系統,給百姓養老就醫帶來極大不便,如何更好整合醫療和養老資源,提高醫養結合模式的可及性和便利度?

        吳帥:首先,要推進醫養結合標準化建設。針對老年人生理特點和健康需求,推出專業配套服務。其次,加強醫療人才隊伍建設,吸引相關人才進入醫養機構,并提供專業培訓。第三,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要形成合理分工,建立有效銜接,形成綠色通道,打通醫養良性循環。

        陳默:嵌入式醫療服務就是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但在具體實踐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醫療機構的營利性決定了嵌入式醫療服務必須以一定的收益作為支撐,而不只是公益性質的無償或低報酬服務。目前在各大醫院設置老年科與養老機構形成點對點的對接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或在大醫院的心內科設置老年疾病服務中心,可以定期為對點服務的養老機構提供有針對性的診療服務。另外,逐漸將分散的醫養資源集中到城郊或城鄉結合部地區,以降低醫養機構的運營成本,這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與此同時,在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中應減少過度醫療,提供精準的日常醫療照護、精神陪護和臨終關懷服務等,可以有效調動當前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臨終關懷醫院的資源作為補充。

        楊風:第一,政府應繼續完善醫養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給予財政及相關政策支持。由于養老服務存在投入大和收益慢等特點,應采取激勵措施提高社會開辦醫養機構的積極性。第二,在醫療保險方面進行改革,目前我國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中有醫保報銷資格的機構數量較少,應盡快發展并全面推廣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確保老年群體能真正享受到全面的醫養服務。第三,應提升養老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完善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資格證書認定、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考核等,從而更好地為老年群體提供醫療照護。

        編輯: 戰旗
        日韩无码网址

        <button id="fgq7l"><acronym id="fgq7l"></acronym></button>

        <th id="fgq7l"></th>